HashMap多线程并发问题分析
一、并发问题的症状
1.多线程put后可能导致get死循环
CPU利用率过高一般是因为出现了出现了死循环,导致部分线程一直运行,占用cpu时间。问题原因就是HashMap是非线程安全的,多个线程put的时候造成了某个key值Entry key List的死循环,问题就这么产生了。 当另外一个线程get 这个Entry List 死循环的key的时候,这个get也会一直执行。最后结果是越来越多的线程死循环,最后导致服务器dang掉。我们一般认为HashMap重复插入某个值的时候,会覆盖之前的值,这个没错。但是对于多线程访问的时候,由于其内部实现机制(在多线程环境且未作同步的情况下,对同一个HashMap做put操作可能导致两个或以上线程同时做rehash动作,就可能导致循环键表出现,一旦出现线程将无法终止,持续占用CPU,导致CPU使用率居高不下),就可能出现安全问题了。2.多线程put的时候可能导致元素丢失
主要问题出在addEntry方法的new Entry (hash, key, value, e),如果两个线程都同时取得了e,则他们下一个元素都是e,然后赋值给table元素的时候有一个成功有一个丢失。3.put非null元素后get出来的却是null
在transfer方法中代码如下:- void transfer(Entry[] newTable) {
- Entry[] src = table;
- int newCapacity = newTable.length;
- for (int j = 0; j < src.length; j++) {
- Entry e = src[j];
- if (e != null) {
- src[j] = null;
- do {
- Entry next = e.next;
- int i = indexFor(e.hash, newCapacity);
- e.next = newTable[i];
- newTable[i] = e;
- e = next;
- } while (e != null);
- }
- }
- }
二、HashMap数据结构
我需要简单地说一下HashMap这个经典的数据结构。 HashMap通常会用一个指针数组(假设为table[])来做分散所有的key,当一个key被加入时,会通过Hash算法通过key算出这个数组的下标i,然后就把这个 插到table[i]中,如果有两个不同的key被算在了同一个i,那么就叫冲突,又叫碰撞,这样会在table[i]上形成一个链表。 我们知道,如果table[]的尺寸很小,比如只有2个,如果要放进10个keys的话,那么碰撞非常频繁,于是一个O(1)的查找算法,就变成了链表遍历,性能变成了O(n),这是Hash表的缺陷。 所以,Hash表的尺寸和容量非常的重要。一般来说,Hash表这个容器当有数据要插入时,都会检查容量有没有超过设定的thredhold,如果超过,需要增大Hash表的尺寸,但是这样一来,整个Hash表里的元素都需要被重算一遍。这叫rehash,这个成本相当的大。三、HashMap的rehash源代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Java的HashMap的源代码。Put一个Key,Value对到Hash表中:-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
- ......
- //算Hash值
-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 //如果该key已被插入,则替换掉旧的value (链接操作)
-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
- Object k;
-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 V oldValue = e.value;
- e.value = value;
- e.recordAccess(this);
- return oldValue;
- }
- }
- modCount++;
- //该key不存在,需要增加一个结点
-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 return null;
- }
- 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
- Entry<K,V> e = table[bucketIndex];
- table[bucketIndex] = new Entry<K,V>(hash, key, value, e);
- //查看当前的size是否超过了我们设定的阈值threshold,如果超过,需要resize
- if (size++ >= threshold)
- resize(2 * table.length);
- }
- void resize(int newCapacity)
- {
- Entry[] oldTable = table;
- int oldCapacity = oldTable.length;
- ......
- //创建一个新的Hash Table
- Entry[] newTable = new Entry[newCapacity];
- //将Old Hash Table上的数据迁移到New Hash Table上
- transfer(newTable);
- table = newTable;
- threshold = (int)(newCapacity * loadFactor);
- }
- void transfer(Entry[] newTable)
- {
- Entry[] src = table;
- int newCapacity = newTable.length;
- //下面这段代码的意思是:
- // 从OldTable里摘一个元素出来,然后放到NewTable中
- for (int j = 0; j < src.length; j++) {
- Entry<K,V> e = src[j];
- if (e != null) {
- src[j] = null;
- do {
- Entry<K,V> next = e.next;
- int i = indexFor(e.hash, newCapacity);
- e.next = newTable[i];
- newTable[i] = e;
- e = next;
- } while (e != null);
- }
- }
- }
四、正常的ReHash过程
画了个图做了个演示。- 我假设了我们的hash算法就是简单的用key mod 一下表的大小(也就是数组的长度)。
- 最上面的是old hash 表,其中的Hash表的size=2, 所以key = 3, 7, 5,在mod 2以后都冲突在table1这里了。
- 接下来的三个步骤是Hash表 resize成4,然后所有的 重新rehash的过程。

五、并发的Rehash过程
(1)假设我们有两个线程。我用红色和浅蓝色标注了一下。我们再回头看一下我们的 transfer代码中的这个细节:
- do {
- Entry<K,V> next = e.next; // <--假设线程一执行到这里就被调度挂起了
- int i = indexFor(e.hash, newCapacity);
- e.next = newTable[i];
- newTable[i] = e;
- e = next;
- } while (e != null);

(2)线程一被调度回来执行。
- 先是执行 newTalbe[i] = e。
- 然后是e = next,导致了e指向了key(7)。
- 而下一次循环的next = e.next导致了next指向了key(3)。
(3)一切安好。
线程一接着工作。把key(7)摘下来,放到newTable[i]的第一个,然后把e和next往下移。
(4)环形链接出现。
e.next = newTable[i] 导致 key(3).next 指向了 key(7)。注意:此时的key(7).next 已经指向了key(3), 环形链表就这样出现了。
三种解决方案
1.Hashtable替换HashMap
Hashtable 是同步的,但由迭代器返回的 Iterator 和由所有 Hashtable 的“collection 视图方法”返回的 Collection 的 listIterator 方法都是快速失败的:在创建 Iterator 之后,如果从结构上对 Hashtable 进行修改,除非通过 Iterator 自身的移除或添加方法,否则在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对其进行修改,Iterator 都将抛出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因此,面对并发的修改,Iterator 很快就会完全失败,而不冒在将来某个不确定的时间发生任意不确定行为的风险。由 Hashtable 的键和值方法返回的 Enumeration 不是快速失败的。 注意,迭代器的快速失败行为无法得到保证,因为一般来说,不可能对是否出现不同步并发修改做出任何硬性保证。快速失败迭代器会尽最大努力抛出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因此,为提高这类迭代器的正确性而编写一个依赖于此异常的程序是错误做法:迭代器的快速失败行为应该仅用于检测程序错误。2.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将HashMap包装起来
返回由指定映射支持的同步(线程安全的)映射。为了保证按顺序访问,必须通过返回的映射完成对底层映射的所有访问。在返回的映射或其任意 collection 视图上进行迭代时,强制用户手工在返回的映射上进行同步:- Map m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new HashMap());
- ...
- Set s = m.keySet(); // Needn't be in synchronized block
- ...
- synchronized(m) { // Synchronizing on m, not s!
- Iterator i = s.iterator(); // Must be in synchronized block
- while (i.hasNext())
- foo(i.next());
- }
回复 2020-10-09 16:15
111